10年只为这一件事,这家低调的中国企业“高调”了一把!
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特步做这件事的价值。
1. 特步选择了中国马拉松,为什么?事实上,运动场上的竞争,不仅是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实力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
运动员有了更强更专业的装备加持,才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飞得更远。
就拿特步历经十余年研发的160X系列跑鞋来说,其与国内外许多选手并肩作战,并帮助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今年4月的北京半程马拉松上,选手KIRUI穿着特步160X 3.0 PRO跑鞋以59分37秒的成绩刷新个人PB,创下中国境内半马最好成绩;
同样,4月份的武汉马拉松赛事中,特步160X冠军跑鞋实力包揽武马拉松男女前三名;
而在10月的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选手何杰穿着特步160X3.0 PRO碳板跑鞋,夺得中国亚运史上首枚马拉松金牌,创造了历史;
12月6日,中国选手杨绍辉穿着特步160X冠军版跑鞋在日本福冈马拉松比赛上,以2小时7分9秒的成绩刷新中国马拉松纪录,又一次改写历史。
其实,早在2007年,当时马拉松赛事在国内还没什么人关注之时,特步就开始赞助了许多马拉松赛事,见证着中国马拉松的历史进程。
但遗憾的是,数十年时间里,中国马拉松运动员一直缺一双合适的跑鞋。
一方面,欧美运动品牌不愿意花大力气为中国运动员做鞋,毕竟在世界马拉松的赛场上黄种人的成绩并不优异;另一方面,丁水波也曾坦言,当时国内运动品牌就是“造不出来”。
“中国每年增加这么多的跑者,如果能够有一双符合中国人脚型的跑鞋,国人在世界赛场上的跑步速度一定能够快速提升。这是我自己的梦想,也是特步人的梦想。”
于是,丁水波带着团队开始了十余年时间的产品研发,经过无数次尝试后,2019年160X跑鞋终于成功问世。
也就是这一年,特步发布了“国人竞速”战略,战略发布之时,丁水波还提出了“中国马拉松三问”:
中国马拉松记录何时再被打破?中国马拉松何时能够打破亚洲纪录?中国马拉松运动员何时能够再次站上奥运领奖台?
然而,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尘封了15年的纪录在1年内两次被打破,丁水波的“三问”也接连有了答案。
这种振奋人心的战绩,无论是对丁水波来说,还是对特步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积极的反馈。
助力中国马拉松事业,特步人干这件事的决心,很大。
并且,他们还打算继续干下去。
2022年9月5日,特步在北京水立方发布了“世界跑鞋,中国特步”的战略定位,丁水波更是表示,未来10年,特步还将投入50亿助力中国路跑事业,包括产品研发创新、赛事及运动员支持、国人竞速激励计划等。2. 为什么中国马拉松也选择了特步?选择是相互的。特步选择了中国马拉松,中国马拉松也选择了特步。
这里有几组数据也可以证明:除了何杰和杨绍辉以外,截至目前,特步跑鞋已累计助力83名中国运动员,获得359个冠军;在跑步垂直圈自媒体发布的“2019-2022年中国马拉松男子百强”榜单中,特步跑鞋穿着率连续三年位于国产第一,2022年占比更是首次超越外资品牌,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一;而在今年10月底的北京马拉松赛场上,有将近30%跑者穿着特步跑鞋跑完了42.195公里,11月的上海马拉松赛场上,穿着特步跑鞋的占比达到近20%,较去年提升了11.7%。
何杰、杨绍辉脚穿特步160系列先后打破中国马拉松纪录
可以说,这些数据的背后,正是中国马拉松、中国竞跑对特步以用户为中心和极致产品主义的认可:
第一,以用户为中心
做产品首先要以用户为中心,洞察消费者的需求。
为此,特步做了大量调研,挖掘出了鞋类市场的核心变化趋势:
从原来的一鞋多穿到现在每一个场合,每一种场景都有不同鞋子的细分,再到了每一个细分里面又分出了功能性的差别。
“在运动鞋服中,消费者们打篮球应该会想到耐克,踢足球应该会想到阿迪达斯,如何让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想到特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市场洞察。最后特步决定,正式进入跑步领域。”丁水波表示道。
在跑鞋领域,消费者的需求同样在不断变化,这意味着,谁更懂运动员跑步场景的痛点诉求,谁就能把马拉松每一步、每个关节动作分解的更加细致,并能用核心技术攻克,谁就是最终的胜出者。
也因此,特步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这一点,打造了一整套的研发体系。
并且,即便是特步跑步品类事业部总经理,也会主动深入一线去,与许多运动员和跑步爱好者一起参赛、吃饭、聊天,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消费者对跑鞋的需求升级。
第二,特步的极致产品主义
以特步160X为例,一款顶级的竞速产品,即便是细小的改变也可能会引发大的性能变化。
“运动员对鞋的要求很高,一个细节做不到位,都会影响他的选择。验证期间需要无数次推翻、重来、再上脚进行测试、验证,过长的周期也会让很多运动员望而却步。”
丁水波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整个团队研发特步160X所面临的挑战。
这意味着在研发过程中,丁水波需要带着团队不断对碳板、鞋底材料、鞋面材料做调整,中间涉及数百次的开模、修模、改模、甚至重开模具。
“每一双鞋子都要经过运动员半年以上的时间,至少5000公里的测试,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反馈和需求,一点一点调整。”
这注定是一个非常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而这也不是每个品牌都敢想、都能坚持做到的。
极致的产品主义很难,体现在魔鬼细节里,但舍得放弃短期利益,市场也终会反馈给每一个企业。
回顾特步过去所做的事情,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企业背后总是坚持着长期主义,它们通过不断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带动着整个行业向上发展。
这也要求企业进一步坚持长期主义,而特步作为头部企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无疑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 长期初心“25位年度企业领袖”颁奖词对丁水波评价是:他是特步的“领跑者”,引领公司几次转型……对产品保持热情,善于差异化竞争。
事实上,长期主义也是丁水波和特步很明显的特征。长期思维是以终局决定布局,构建今后十年的市场洞见和远大格局观,而特步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在丁水波所看来,科技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主义的结果。
2008年,特步便入局路跑领域,15年来,特步研究了大量的跑者,沉淀了大量跑步的资源,积累了大量跑鞋的科技,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前面15年特步坚持走的每一步路才成就了今天的特步在跑鞋领域的成绩。任正非说:“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这一点,在特步身上也很明显。
2. 长期价值德鲁克曾说:“成功者无不是有使命感的人。”
这句话激励过无数企业不断前行,但遗憾的是,尽管有着使命感的驱动,大多数商业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
就像特步160X的研发过程,经历5年时间的反复尝试,才有了其成功问世。
特步所坚持的长期主义,其收获是水到渠成,是做时间的朋友,借助复利的力量,实现价值的飞跃,这恰恰是创造长期价值的最好方式。
能够看到,上市15年以来,特步的营收增长达到10倍,2022年全年营收近130亿人民币。并且特步累计派息近60亿元人民币,历年来派息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
正如全球权威杂志《Runner's World》总编张路平所评价的:“特步专注于跑鞋15年,走完了别人百年的路,特步跑鞋走到这一步,是中国速度的表现”。
3. 长期战略做成百亿企业,特步用了10年,在丁水波的计划中,接下来要再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将特步做成千亿企业。
这份信心来自于哪?
丁水波的回答是,“我对行业足够熟悉,市场空间也非常大。中国体育用品的消耗,目前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随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未来值得想象”。
并且这份信心不止是口头上的,更来自于特步的战略实践:
一方面,特步坚持品牌新战略。
上文就提到过,在2022年特步发布了“世界跑鞋,中国特步”的战略定位。
其实,这一新战略的背后,恰恰是特步过去十多年沉淀了大量跑步的资源,积累了大量跑鞋的科技,才实现了厚积薄发。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3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7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
2022年,特步跑鞋销量达到2000万双,其中竞速系列销量为200万双,特步也因此在2022年成为首个全球跑鞋销量的中国领跑者,在面向专业技术跑者的中占据超35%的市场份额。
特步在跑鞋领域持续上升的市场份额,正是消费者信心回归的体现,也意味着以特步为代表的国产跑鞋的快速崛起。
另一方面,很多国产品牌不单在国内实现了全面崛起,更是进行了再出海战略。并且这一次,不是简单的代工产品再出海,而是品牌再出海。
特步也没有错过这波浪潮,2019年,特步收购了四个国际品牌,形成了覆盖大众运动(特步)、专业运动(索康尼、迈乐)、时尚运动(盖世威、帕拉丁)三大领域的品牌矩阵,正式开启多品牌、国际化战略。
在丁水波看来,特步通过高度互补的品牌组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比如索康尼同样专注于跑步赛道,但其被市场称作“跑鞋劳斯莱斯”的定位和特步又有所区别,形成了差异化互补。
正如丁水波所说:
“世界正在快速变化,我们必须继续创新和适应以保持领先地位,拥抱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新思维,并始终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过去这15年,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给行业乃至世界经济格局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仍然在不断增长,在危机当中寻找机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我们对特步的未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也期待未来一起同行。”
如何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乘风破浪,中国企业家们承载了更重的责任使命。
放眼在时代中追逐前行的身影,中国企业正在以崭新姿态冲击浪潮之巅。
而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也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站出来,挺立潮头,开创新局。
排版 | 冉润编辑 | 微澜 主编 | 孙允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