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吉祥物

家喻户晓的《西厢记》之“西厢”却是在一座寺里?

2025-06-25 15:24:42世界杯吉祥物 7530

《西厢记·窥简》陈洪绶

才子佳人的故事

也和佛教有关系吗?

《西厢记》的西厢是哪里?

“西厢”是中国传统建筑格局中的西侧房

而《西厢记》里的“西厢”

则是在一座寺里

这座寺叫“普救寺”

是唐武则天时期所建

这一广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就发生在寺院里

俺这里有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

古代的爱情怎么会发生在寺里?

中国古代的女性受封建礼法制约

不可随意出门上街

所谓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是古代女子应该恪守的妇道

因此“养在深闺人不识”

如今已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但唯有去寺院礼佛是个例外

每逢烧香礼佛的日子

女子便可以携侍者家眷

光明正大地出门前往寺院

而许多读书赶考的落魄学子

也常在寺院里歇脚

因此这样的相遇情节

便合理的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西厢记》就是在寺里上演的一出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他在寺里遇到了观音?

《西厢记册页》仇英(款)

《西厢记》的男主角叫张君瑞

我们叫他“张生”

张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

游四方途中经过普救寺

恰好在佛殿看见了崔莺莺

惊为天人

“魂灵儿飞在半天”

以为自己看到了观音菩萨

问僧人道:

“和尚,恰怎么观音现来?”

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张生这一见,便倾心

问过崔莺莺乃相国之女

崔相国去世

妇人携女送夫灵柩回家安葬

乃途中受阻,暂住普救寺

张生便借了半间僧房

一夜,张生在西厢后花园与崔莺莺相遇。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一来二去,诗中遇知音

二人已暗生情愫

《西厢记册页》仇英(款)

有人敢放火烧寺

就有人敢英雄救美

爱情故事总是要遭遇一些波折

此时便有一个叛将叫孙飞虎

听说崔莺莺倾国倾城

便率领五千人马

将普救寺层层围住

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

不然便“焚烧伽蓝,僧俗寸斩”

“伽蓝”来自梵语,此处指寺院

此外,伽蓝还指寺的院法神

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

以关羽(伽蓝菩萨)为代表

这时张生出马了

请来他八拜之交武状元杜确

派兵击退了孙飞虎

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

新刻魏仲雪先生批点西厢记二卷

明末存诚堂刊本

这些日子里

崔老夫人忙为亡夫做道场

竟不知张生与莺莺暗通款曲

这里的“做道场”便是

为已故崔相国而做的超度法会

这斋供道场都完备了,十五日请夫人小姐拈香。

老夫人一家得救该重谢恩人

但令张生始料未及的是

她以莺莺已有婚配为由

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

“红娘”一举成名

老夫人不允,二人苦闷

崔莺莺的丫鬟红娘

则巧妙安排二人相会

夜晚张生抚琴表相思

莺莺也向张生诉爱慕之情

老夫人无奈松口

张生若考取功名即可迎娶莺莺

最后的结局便是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皆大欢喜

从此“红娘”一词也被泛指为

力促金玉良缘之人

《西厢记册页》仇英(款)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西厢记》的三生三世

《西厢记》的刊本之多,可以称得上是古代戏剧之最。仅明刊本就有六十多种,清刊本也不在少数。而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前和之后皆有因缘。

第一世:唐人元稹《莺莺传》传奇小说

第二世: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第三世:元人王实甫《西厢记》杂剧

元稹的《莺莺传》讲的是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作者还为张生的薄幸做了辩护。“董西厢”将其扩充改成大团圆的结局。到了王实甫,将说唱为主的诸宫调改为能歌能演的杂剧。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一出现,便生发出多种版本,广为传唱,影响深远。

《西厢记册页》仇英(款)

在杂剧《西厢记》之后,《金瓶梅》里提到《西厢记》为符号阶层在宴会时弦索弹唱的主要演唱曲目。而《红楼梦》里的一回重头戏也有《西厢记》的影子。

那日林黛玉肩上担着花锄正要去葬花,见宝玉慌张藏了书便偏要看。“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于是两人同看,渐生情愫。这本书叫《会真记》,就是《西厢记》的别称。

《会真记》崇祯十三年(1640)闵齐伋刻本

金圣叹则说《西厢记》其实只一字,是一“无”字。此处的“无”是说《西厢记》的“真才实学”,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超越“有”和“无”的自由创作境界。带有浓厚的禅宗思想。

齐云何是一切世出世法,曰真曰幻。云何是一切非法非非法,曰即真即幻。

——闵齐伋刻本序言《会真六幻》

巍巍华夏几千年文明

文学、美术、戏剧……

群星闪耀灿烂

我们相信

我们的传统文化

能照亮多久的过去

就能照亮多远的未来

仙姑管不了,龙王劝不住,还是一位高僧点化,他才没把大海煮干!

参考文献:

《王实甫<西厢记>台本及舞台演出研究》陈晓东

《王西厢与金西厢版本之比较》田婷婷

《<西厢记>的版本系统概观》张人和

《佛学禅宗与金批<西厢记>》孙开东

编辑 | 了了

手绘 | 智渡

参考 |【明】《元曲选》臧晋叔校本

责编 | 慧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