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为什么把原子弹投掷到广岛、长崎,而不是东京?
如果要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代表事件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说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或者9月9日冈村宁次向中国递交无条件投降书。但是彻底瓦解日本军国主义战斗信心的,毫无疑问是美国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向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这两颗叫“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给日本平民带来了惨痛的代价,也导致6天后日本天皇直接无条件投降。
从结果上看,美国选择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当时美国经过硫磺岛登陆、冲绳岛登陆等战役,基本上包围了日本本土。但是日本的军国份子仍然叫嚣着顽抗到底,甚至制定了残酷的“玉碎计划”。而日本的军国主义在平民中也盛行,经过鼓动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会拿起武器与盟军同归于尽。如果美国不使用原子弹,选择对日登陆作战,就会对盟军造成巨大的伤亡,所以美国宁可不顾人道主义,也选择用原子弹轰炸日本。
那么美国为什么放着东京——日本的首都不炸,却去炸广岛和长崎呢?
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
首先,广岛和长崎的战略意义不低于东京。
广岛、长崎作为日本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拥有众多的人口,因为频繁遭到盟军空军的轰炸,这些城市都经过人口的疏散,但是在投掷原子弹前夕广岛仍然拥有23万人口,长崎的人口也仅仅略低于广岛。广岛还是日本军事的前沿阵地,著名的军工企业就在广岛。此外,广岛还有大量的毒气研发基地、工兵做业场、陆军运输部,还是日本重要的港口。而长崎是日本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也是日本造船工业的基地,日本大多数舰船都出自长崎。所以,针对广岛和长崎的打击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如果把东京以为平地,就彻底失去了和谈的可能。
美国以及盟军的目的是让日本投降,而不是消灭日本。如果原子弹袭击东京,很有可能整个日本的决策层和天皇都会殒命,到时候日本群龙无首将会大乱。失去领导和天皇的日本平民很有可能会顽抗到底,一直到整个国家覆灭。这与美国的战略目标不同,也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原子弹事件之前,整个日本都叫嚣顽抗到底,广岛长崎事件之后才逐渐有了投降的声音。
展开全文
“胖子”和“小男孩”
最后,当时美国制定的计划中,轰炸目标不止有广岛和长崎,东京、京都、新潟、小仓也是轰炸的诸多选择。
但是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古都,东京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出于对战后日本的统治被排除在外。新潟距离太远,小仓当天的气候不适合轰炸,所以最终选择了广岛和长崎。
值得一提的是,当美国在广岛投下“小男孩”后,日本仍然冥顽不灵,在国内掩盖消息,宣称是陨石降落造成的伤亡,同时幻想美国只有这一颗原子弹。于是在三天后,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男孩”。诚然,这两颗原子弹对日本的平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是“原子弹下无冤魂”。在军国主义笼罩下的日本,每一个人都是侵略者,都是刽子手,否则怎么会做出“南京大屠杀”这样毫无人性的畜生所为呢?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