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预测世界杯足球

时代伯乐管理合伙人周波:投资是门科学,尊重常识,保持敬畏

2025-05-17 19:09:15预测世界杯足球 9521

周波今年37岁,正是一位投资人的黄金年龄。

从业近十年,他参与投出过贵州三力(603439)、澳斯康、美的连、科莱瑞迪、好博医疗、锦瑞生物、伊普诺康、丹大生物、宏普医疗、卡本医疗等明星企业。

多次被评为医疗健康领域最佳投资人,年度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40岁以下最具潜力直投基金青年投资人等。

作为公司里最年轻的管理合伙人,周波勤奋又充满活力,他总是脚步轻快地赶到一个又一个项目驻地,基本全年无休。在最近一次清科举办的行业投资交流的圆桌上,他顶着40度的高烧,和大家分享道“做投资要敬畏周期”。

“敬畏”是周波在十年投资经历中总结出的信仰。在他眼中,行业发展、公司发展都是遵循科学的,只有投资人像科研人员一样去仔细操作,有流程、有标准、有体系,才能尽可能排除掉错误的假设,得到正确性更高的结果。历史业绩中的高项目存活率,正是来自时代伯乐稳健投资风格的沉淀。

日拱一卒

从实习生到管理合伙人

01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修订版的《证券投资基金法》,首次将非公开募集资金纳入法律监管范围,明确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2014年,“新国九条”发布,私募基金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也是在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卷起创业的星星之火。

此后几年,创业企业和私募管理人逐年增多,私募股权市场的活跃度也延续了近十年。而这十年,正是时代伯乐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在这十年间,周波完成了从实习生到管理合伙人的转身。

信仰·蜕变

伯乐君:您在时代伯乐的职场生涯是什么样的?

周波:2014年,我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时代伯乐,最开始在中后台做基金运营相关的工作。我是学生物的,一开始对私募股权基金不太了解,正是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快速熟悉了股权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运作的流程和逻辑。

到了2015年,当时的政策鼓励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市场的投资机会非常多,加上大家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认知度开始提升,市场环境非常好,我就想去业务一线历练历练,于是主动请缨承担一部分基金销售的任务。

2016年,我开始向投资线转身,从生物医疗的“老本行”开始入手做投资,慢慢地负责的项目愈来愈多。得益于公司完善的投资体系和培养体系,我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和提升,慢慢被晋升为合伙人再到管理合伙人,开始主持管理投资管理的工作,而涉猎领域也从生物医疗跨越到公司专精的四大赛道,一路走过来,不知不觉已经在时代伯乐工作快十年了。

伯乐君:您为什么会选择一直在时代伯乐工作?

周波:对我来说,选择工作最重要的是看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会影响我长期追随的决心。我和时代伯乐的价值观是很一致的,所以我在这一待就是十年。

比方说,我本身是比较利他的性格,我希望自己在做的事情对别人来说是有意义的,我能从利他中获得价值感;损人利己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所以我也接受不了自己服务的企业去做那样的事情。

而时代伯乐也是在强调“利他”,会把客户的利益、项目企业的利益放在前面,例如会花很多的精力去做赋能提升企业管理,或者借助产业链资源去帮助项目企业对接资金和人才等,这些在某种程度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时代伯乐就是愿意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先做好这些“利他”的事情。

再比如说,我是个比较“风险厌恶”的人,而时代伯乐的投资风格又是很稳健的,这也是一种契合。

伯乐君:近十年来,您有没有什么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周波:可能是坚持记工作笔记吧,其实这是个很小的事情。记得在我刚入行的时候,我会比较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一直很努力的向前辈学习、在项目里学习。我会记录经验、教训,然后不断复盘,直到找到更好的解决思路。笔记会提示我下一次该如何处理、如何判断。

后来这个习惯也被一直保留下来,用来提示自己甚至是警示自己保持自省,不要懈怠。我每年会记录三本左右,为了多写点,我都是买很大很厚的本子。

我一直相信笨鸟先飞,记录和复盘这个动作虽然笨拙,但坚持下去是很有用的。

伯乐君:您最喜欢投资工作中的哪个部分?

周波:我没有偏好,或许有人把投资当成是有趣的甚至是很刺激的事情。但个人性格问题,我始终认为自己在做这份工作时是在负重前行。

因为是有责任在身上的,我不会用喜欢或者不喜欢去判断这份工作,“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是必须带着全部的细心和耐心去完成投资的全过程,即使这些过程我每年都要重复数十次。

我始终有个压力在,就是我要交付一个结果。投资不是投完就结束了,不管周期多长,这个结果都是有重量的。

伯乐君:从事投资近十年,看了这么多项目,您对投资有什么感悟吗?

周波:有句话能概括这种变化——“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最开始做投资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个不同的项目,会去关注他们的个性;后来看得多了,就能看到项目的共性;到最后,看得更多了,关注点又回归到项目的个性上。现在去看项目,框架都比较清晰了。

而且做投资这么多年,我的思维方式也是被投资思维塑造了。刚工作的时候还是有点愤青的,现在就很平和、很理性,能接受好信息也能接受坏信息,能看到长期的发展也能看潜在的风险,接受锁定期,不要求立刻有结果。我想我的这种心态也是“保持投资动作不变形”的心理基础吧。

任正非说“华为公司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以规则、制度的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我认为投资也应该是一个无生命的体系,不断迭代规则和制度,要用体系的确定性而不是主观决策和偏好的不确定性,来实现稳健、可复制的结果。

尊重科学

对项目企业和客户负责

02

清科统计,2005年中国活跃的股权投资机构仅500家左右,到2014年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的投资机构已经超过8,000家,管理资本量超过4万亿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2.4万家 。随着监管加强,近几年私募股权行业加速出清,截止到今年9月底,2023年注销的私募管理人已经达到2344家。

从如此多的私募管理人中找到一个有忧患意识、风格稳健的老牌机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把投资人风格化的市场上,找到一个常怀敬畏、专注利他的投资人,可能更难。

敬畏·精进

伯乐君:您是如何理解投资行为的?

周波:很多人提起风险投资,都看到“风险”两个字,认为风投是艺术,是需要灵感的。

但我认为,不管哪个阶段,投资都是门科学。

认为风投是艺术的人,实际是在强调投资的不可预测性。创投圈不乏“某某投资人跟某某创始人短暂见一面或者吃顿饭就投几千万”的轶事,我认为这种投资也许能依靠投资人某些独到的认知取得一些成功,但是只能赢一时,不可持续。我们知道股权投资的周期是非常长的,中间的变数也是非常多的,靠喜好、灵感和热度投资,无异于赌博。

我更倾向于认为“投资是门科学”,投资就是要通过逻辑和理性,把不确定性转为确定性,我们所做的事情,包括考察、调研、风控,甚至说去了解项目企业的实控人的背景、性格特点、个人作风,都是在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如果说当下什么热,我就投哪个项目。跟着风走,客户也不需要专业的投资人了。

伯乐君:作为一个投资人,要怎么找到自己的投资风格?

周波:每个人都有性格,但是在我眼里,投资人不应该强调风格。

也许在完成投资的过程中,大家都有自己的处事特色。但是,在判断标的的时候,是什么就是什么,和风格无关。投资有一套科学化的判断体系,不能说像艺术创作一样,有灵感就投,没灵感就不投。

靠灵感、喜好或者靠运气,太不负责了。

我认为投资人把自己风格化,对投资来讲不是个好事。投资人的标签就应该是“理性”和“客观”。如果说客户认为这个投资人太有性格了,人设太有趣了,所以选择这个投资人,我会认为这种信任太缺乏依据了。

伯乐君:您在选择投资的时候看重投资团队吗?什么样的团队更符合您的投资标准?

周波:按照这么多年的投资经验,第一,我会希望团队尤其是创始人,是比较专注的,专注于特定的领域、业务、产品。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很不容易了。如果再去分神去搞多元化,从逻辑上讲成功的概率就比别人低了。

第二,团队应该保持着战斗的激情和学习的心态。我们看了这么多企业,知道创业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企业发展没有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没有度过难关的气势很难活到最后。保持学习也很重要,现在的知识迭代速度很快,企业和企业之间是全方位的竞争,核心团队要懂宏观、懂管理、懂产品、懂市场,不能有很明显的短板。

第三,我看好有丰富经验的团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比如有丰富的产品经验、有大厂的管理经验等等。

伯乐君:时代伯乐一向把估值卡得很死,为什么要这么做?

周波:我觉得一向把估值卡的很死这种说法不正确,我们不是为了卡估值而卡估值,我们只是始终保持理性和克制,合适的资产必须要对应合适的价格。

我们从很早,差不多2014年,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市场真的需要几万家股权投资机构吗?我们对比了欧美国家的创投行业发展历程,当时就认为95%以上的投资机构一定会逐渐被淘汰掉。

那么我们思考的下个问题就是,如果冬天随时会来,怎么做才能活得更久?最终,我们还是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利他为第一出发点。

我认为在财务回报上,绝大部分客户的真实需求是在风险可控、可接受范围内实现稳健收益,而不是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搏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高回报。

如果我们真的从客户需求出发,以客户为中心,那么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收益,和追明显被高估的热点行业、明星项目、Pre-ipo项目等行为就不应该出现,因为这样做更符合管理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客户的利益。

卡估值能让我们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把钱投给一个成长性很好的项目企业。而从长期来看,低估值的企业在成长空间上是充足的,我们获得回报的概率是很大的。比如信宇人、波长光电,这些今年IPO的项目,我们都是在合理估值下很早进场的。

伯乐君:卡估值和不追风口,会让时代伯乐错过一些机会吗?

周波:确实,去投最热的、估值高的项目能为机构换取曝光度和声誉,机构后续更容易募到钱去投更热、估值更高的项目。这样做对机构来说短期是有利的,但我们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行为。在行业这么多年,我们看到过太多跑得快、跑得猛,最后跑不见的机构了。

股权投资是个长期的投资行为,我们是时刻要求自己保持忧患意识的,我们希望我们的行为都建立在客户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之上,最起码是保护客户的投资是安全的,我们是值得托付的。

这不是说我们不想赚钱,而是我们相信“利他”才能“利己”,珍惜客户的付出,才能获得长期收益。

保持敬畏

冷静对待未来

03

2023年被业内称为从业以来最难的一年。2023上半年,国内投资金额下降42%,投资案例数下降37.5%;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1326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32.6%,这些数字预示着红火了二十余年的股权投资市场正在面临冰点。面对市场预期转弱,投资机会变少,“安全”成为比“高回报”更重要的命题。

诚信·笃行

伯乐君:您从业以来,私募股权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周波:我刚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是2014年,那个时候有个大事情——IPO重启,整个股权投资市场都在复苏而且加速起步,当时可以投的项目很多,机会也很多。

2018到2019年,我认为私募股权达到了一个高峰,出资人对股权投资的热情比较高,项目企业对股权投资的接受度也比较高,那个时候大家信心都是很足的,市场流动性很好。

而这三年,不管是受到政策、大环境或者行业影响,投资的机会和热度是减弱的。数据来看,私募股权基金是在经历低谷期。

难是真的难,但我认为行业降温未必是坏事。所有行业都会经历从狂热到降温的过程,降温之后往往不是消亡,而是会变得更常态化、更有稳定性。

私募股权行业也一样,在这个行情下,大家都更趋于理性了,都能冷静对话了,这个行业反而更安全了。

伯乐君:有人说今年是投资最难的一年,您怎么看待这句话?

周波:今年是比较难的,往后看一年也是比较难的。但是这种难不是说行业垮了,或者股权投资不能做了。只是说和之前相比,市场没那么热了。

但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该规范规范,该出清出清,行业的泡沫挤出去,剩下的玩家才有空间做强,做扎实。

而且,我始终相信“投资是反人性的行为”,逆着人流方向去看,这个市场是有好企业、好项目的,是有在努力发展、期待与大环境一起回暖的企业的。

我们会讲,今年是投资出手比较好的时候,因为按当下市场信心的水平,估值是比较合理的,还在扩大产能、发展升级的企业,还是有前景的。

所以,今年时代伯乐的投资项目甚至是高于去年的。我们是很信任国家经济的恢复速度的,也相信这些项目企业是能够穿越周期,随着经济一起抬头的。

伯乐君:您认为投资机构应该如何应对近几年的投资环境呢?

周波: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放缓是必然的。增量部分变小,存量竞争变大也是必然的。创业的机会没那么多,投资的机会也会相应变少。

首先,投资机构想继续发展,就要走差异化,比如专注自己擅长的细分赛道,有特色业务等。另一点,现在已经过了砸钱去追风口的时代了,投资的时候就要评估好企业的长期发展优势,投概念不如投落地,这是在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增加确定性的一种思路。

还有一点,我想分享的就是,无论是怎样的投资环境,其实投资人能做的事情区别不大,就是把每个项目都做扎实,保持专注聚焦,保持客观中立。

我相信,随着私募股权市场走向理性,投资工作会慢慢祛魅,所谓的灵感和艺术是装饰品,科学和常识才是投资永恒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