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心
原创 李颖Faith 上海武志红儿少心理
“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鸡鸡”
一般孩子在3-4岁时都会问父母:
“为什么男孩站着尿尿?”
“为什么男孩有小鸡鸡?”
当你的孩子这样问,你会怎么回答呢?
家长们要认识到,孩子这么问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怎么回答很关键。
如何回答“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鸡鸡”
弗洛伊德在《性学与爱情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儿童性理论:“他们认定所有的人,包括女人,都有一个像他自己身体上那样的阳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会问这样的问题。你的孩子问过你这样的问题吗?你是怎样回答的呢?
错误回答:“你的小鸡鸡掉了,长不出来了。”
在面对这类性问题时,有些家长总是会找借口,告诉孩子“女孩小时候不听话,小鸡鸡被大人割掉了”“女孩小时候生病了,小鸡鸡就掉了”“女孩小时候总是哭,所以小鸡鸡飞走了”。很多家长将这种回答当作是玩笑,却不知这样的回答不仅没有传递出正确的性知识,反而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性别观念。
当听到父母这样回答时,男孩会产生一种性别优越感与自豪感,认为自己比女孩强,比女孩完美,甚至还会歧视女孩;而女孩则会觉得自己是残缺的,因此产生性别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男孩,进而会羡慕甚至嫉妒男孩。
在6岁前,孩子的性别心理发展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男孩会担心自己的小鸡鸡被割掉,产生焦虑与恐惧;女孩会因为“残缺”的身体而感到自卑、无助。这样的性别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当你的孩子这样问你时,请不要编造借口,而要用正确的性知识解答孩子的疑惑,帮助孩子了解性器官与性别的关系,接纳自己的性别。
正确回答:“男孩和女孩都有小鸡鸡。”
“男孩和女孩都有小鸡鸡。只不过男孩和女孩的小鸡鸡长得不一样,男孩的小鸡鸡是长长的,女孩的小鸡鸡是扁扁的。其实女孩也可以站着尿尿,但那样会把自己的裤子尿湿。”
当孩子对自己或者对异性的身体感到好奇时,家长不妨这样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男孩与女孩是平等的,性别并无优劣之分。
很多爸爸妈妈还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害怕自己这样和女儿沟通会让孩子产生歧义,甚至于说会告诉别的孩子自己也有“小鸡鸡”,引起其他人的误解。这个时候就要引入隐私教育,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知识的教育,还包括社会规范的教育。
可以和孩子强调一下,虽然“小鸡鸡”是我们身体的普通部位,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喜欢在公众场合随意说出这些词。为了尊重别人,我们也应该尽可能不在公共场合或别人面前提起这些词。
孩子由从外表逐渐发展到从身体结构来判断一个人的性别,3岁以后,孩子会逐渐认识到男女身体的不同,到4岁左右,他们对性别差异会非常好奇。
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注意:
原则一:不能以贬低异性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告诉他们异性与自己的不同即可。
原则二:真心接纳孩子的性别。
原则三:满足孩子偶尔的对异性小便方式、异性服装的好奇心。
女孩想要站着撒尿怎么办?请允许孩子体验,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后,这样的行为会自动停止。
何况,为了被同伴接纳,她们也会主动向符合自己性别的方向靠拢。
(图片来自:图/太阳娃插画设计)
阅读原文